首页

踩踏之家免费专区

时间:2025-05-28 23:52:09 作者:宁夏首个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年底并网运行 浏览量:48349

  中新网银川5月28日电 (李佩珊 马富强)记者28日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总投资6.2亿元的宁夏首个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目前已在苏银产业园启动115MW光伏建设,并配套30MW/60MWh储能电站,计划年底并网。该项目将提升园区绿电比例至40%左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新闻发布会现场。 马富强 摄

  苏银产业园位于银川市,由苏州、银川两市政府协调推动。近年来,兴庆区和苏银产业园以“区区合一”一体化发展为引擎,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靶向发力算力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改革,将加速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一体化”将电源(源)、电网(网)、负荷(荷)、储能(储)四个环节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协同优化,以智能调控、多能互补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存储的高效匹配,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与稳定性。其核心目标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苏银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通过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储能调节和负荷匹配,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提升绿电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项目通过配置集中式光伏+储能,实现绿电“自发自用、自我调峰”,降低用电成本,同时电化学储能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一体化项目经济性逐渐显现。该项目还为新型储能、智能调控平台、虚拟电厂等技术提供应用场景,将拉动新能源、储能、数字化等相关产业发展,加速培育能源互联网生态。

  同时,项目聚焦苏银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算力产业,以“源网荷储”“智能微电网”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应用为抓手,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用能成本,逐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推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显著提升。

  据测算,该项目115MW光伏年发电量约2.2亿kWh,绿电到户电价0.2930元/kWh,绿电占比40%左右。项目大网年购电量约3.62亿kWh,购电价格约0.4437元/kWh左右,综合到户加权电价降至0.4193元/kWh。

  目前,苏银产业园正加快绿电园区、零碳园区、智慧园区试点建设。依托兴庆区月牙湖10万亩风光资源,苏银产业园还谋划布局了“绿电+智能算力”产业,探索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新模式,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源网荷储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鼓励开展碳交易、绿电绿证交易,加快绿电规模化应用,实现绿电消费可溯源、可核算、可认证。未来,苏银产业园新建算力中心绿电直供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70%左右,终端电价将降至0.36元/kWh。(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湾青年参访江西:跨越海峡看到的是中华文化底蕴

英雄叫黄文秀,回乡奉献,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内蒙古地震救援演练 四足机器人“参战”

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美国航空业界敦促美政府暂停批准增加美中航班一事提问。

30万年前华龙洞遗址创多项古人类学之最 未来发掘研究潜力巨大

跨省而来的务工者,源自福建省人社部门与云南、贵州开展的“春风送岗 就在八闽”跨省劳务协作。今年活动期间,福建先后在昆明市南坝人力资源市场、楚雄市人力资源产业园举办两场招聘会。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6市56家重点用工企业参加,涵盖智能制造、生活服务、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提供普工、技工、操作工、仓管员等8000余个岗位,进场求职人数超过2500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长江、黄河,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声音

“我同许多中国人成为好朋友,我们会时常联络,问候彼此。”她说,“这是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亲近,也是民间外交结出的硕果。对我来说,‘中国’这两个字意义非常重大!”

“2024世界剧院北京论坛暨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开幕

三明11月6日电 (雷朝良)天下客家一家亲,客属乡亲心连心。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上,“创新两岸客家文化交流促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三明倡议”发布。

相关资讯
上海:边检尝试从“陆岸管理”到“空中治理” 转型

4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今天上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旧金山动物园签署了《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意向书》,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对此,林剑表示,我们注意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布了有关消息,很高兴看到双方合作单位就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达成意向。据了解,双方合作单位将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力争2025年一对大熊猫落户旧金山动物园。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是友谊的使者和桥梁。美国是最早和中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美双方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成功繁育成活17只大熊猫幼仔,为大熊猫保护繁育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双方在大熊猫野外保护、饲养繁育、疾病防控、疾病救治等方面共同开展研究,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推动了双方在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科技交流和能力建设,对提升大熊猫保护总体水平、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增进民间友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悉,本次合作研究将继续充分发挥双方集体智慧、资源叠加和知识分享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积极的贡献。(制作 岳子岩)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